海丝蓝皮书:中国-东盟合作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2018-04-12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点击:1745次
  东盟处于一带一路陆海交会地带,是一带一路建设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东盟取得较大进展和显著成果。近日,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17)》。蓝皮书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有助于解决近些年双边经济合作出现的新问题。
  蓝皮书认为,在项目实践方面,合作单位或企业还需应对部分东盟成员国因国内政局动荡或武装冲突而引起的政治安全风险。地缘政治上,南亚印度以及东亚日本可能对“海丝”在东南亚的建设实行对冲策略,以平衡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客观上这将加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阻力。
  蓝皮书表示,在未来的项目合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规制的统一和标准化问题。中泰铁路项目在基本达成协议后仍波折不断,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泰国方面认为中国提供的2.5%贷款利率还存在议价空间,因为中国在印尼雅万高铁项目上的贷款利率仅为2%。这也反映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目前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规范或者标准程序。
  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地区,同时也应该是中国构建新的区域合作模式的首选对象,利用双方在建设自贸区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突破双边经济合作所面临的瓶颈。新区域合作模式的实现依赖于几个方面。
  一是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推动双边合作朝着政治互信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政治互信赤字是深化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一大障碍,“海丝”的建设应该成为崛起大国处理周边合作关系的样板。
  二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中推动东盟内部发展平衡。东南亚地区面临着内部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海丝”建设过程中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产业升级以及能力建设等提高落后国家对地区生产网络的参与。
  三是积极关注以促进人员交流、增进人文合作为主的民心相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精神在当代的映射体现在,伴随着商品流通与产业合作的人员流动,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把沿线国家联系起来的重要黏合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秉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注重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交流,为深化双边合作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